抗体常见问题解答

01 如何储存抗体?

一般情况下,浓缩抗体可以在2-8°C条件下储存1-2周;

为延长抗体使用期限,建议收到抗体后立即冻存于-20ºC冰箱(50%甘油的凝固点为-24℃);

长期储存,建议将抗体分装保存在温度设置更低的冰箱中(分装目的是为了减少反复冻融对抗体活性的损害,同时避免多次从同一管中吸取抗体造成污染)。

具体储存建议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签为准。


02 为什么有些抗体含有BSA、proclin300和叠氮钠?

添加载体蛋白和防腐剂能增加抗体的稳定性和寿命,含有BSA和叠氮化物的抗体可以在2-4°C下储存:

牛血清白蛋白(BSA)是蛋白质稳定剂;

叠氮化钠和proclin300是防止细菌生长的防腐剂。proclin300具有抗菌活性更广谱、稳定性能更优良、毒性更低等优点,

针对不同的抗体,添加不同的防腐剂。


03 为什么某些实验要用到Fc阻断?

由于部分细胞(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NK细胞和B细胞等)表面会表达Fc受体,Fc受体与抗体的Fc端结合会影响实验结果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进行免疫组化(IHC)和流式细胞实验(Flow cytometry)前,需加入Fc受体阻断剂进行封闭。


04 为什么某些磷酸化抗体没有检测到条带?

磷酸化抗体没有检测到信号的情况较多,如:

检测位置未发生磷酸化或磷酸化程度低于检测下限。

解决方法:参考相关文献确定磷酸化的位置或相应条件;使用其他位置磷酸化的抗体进行检测。

磷酸化蛋白在提取过程中降解。

解决方法:提取过程中加入适量蛋白酶抑制剂或过钒酸钠等磷酸酶抑制剂。


05 为什么官网展示或实际检测得出的分子量(Observed MW)与理论计算分子量(Calculated MW)有差别?

蛋白的理论分子量是通过计算氨基酸序列得出,而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某些蛋白会发生翻译后修饰(PTM),影响蛋白迁移率。如:

糖基化会增加蛋白分子量;

磷酸化会增加蛋白分子量、改变蛋白构象引起电泳迁移率的微弱改变;

某些蛋白从前体转变为剪切体后,会减少分子量;

蛋白的氨基酸构成会影响蛋白的电荷量,进而影响蛋白迁移率;

同一蛋白有不同亚型,不同亚型的蛋白分子量也不同。


06 如何获取抗体的免疫原序列?

免疫原序列的设计和优化是抗体研发生产的关键核心,与抗体效价、阳性率、特异性等免疫学检测重要评估参数息息相关。因此,不公开展示旗下抗体的免疫原序列及其他特定信息。如因实验必须知晓详情,请联系我们酌情为您提供所需信息。